固定角色 共建平台——上海市乌南幼儿园 龚敏
发布时间:2013/11/15 13:52:44 作者:李妍妍 浏览量:508次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孩子、家长、教师这三个整体,因为教育而维系在一起。 只有当教师与家长对各自角色的予以充分的认识肯定,才可促进互相尊重,同样,互相尊重又能使家长、老师更强化各自的角色意识,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能,发挥教育的不同优势。现代学校制度下
一、我们的调查
一些问题的显现:大部分教师认识到自己在家园合作中占主导地位,并能主动对家长进行有关孩子情况的交流,但在组织家长活动时显得不太积极,对家长的教育优势了解不够。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有局限于个别家长的倾向,未能给予每位家长同等机会;教师与家长在表达尊重之情时,都感到客客气气比较重要。
二、固定角色 互相尊重
1、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意识,尊重家长的权利与义务。教师有责任促使家长珍视自己的角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2、教师要适时适宜地通过孩子向家长表达尊重之情。孩子是家园产生各种矛盾的根源,是家园联系的桥梁,更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肯定家长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教师不是权威,家长也不是旁观者,我们应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
4、教师应处理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学会尊重与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不能把“顾客永远是对的”这种企业经营观念混淆于教育中。
三、家长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管理
家访管理;
亲子活动;
家长会;(现场操作)
四、资源互补 共同发展
案例一:合作、互动式的家长会
案例二:这个男老师你们喜欢吗?——家长拥有知情权
案例三:激情荡漾的圣诞义卖——家长经验的融合
案例四: 这样的问卷更合理——家长评价小组的成立
案例五:营养配比你知我知——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
案例六:一次有关校车管理的听证—— 选择性服务项目的公开化
案例七:一本书,一个家,一片明天—— 家长的教育智慧的有效纳入
案例八:119——社会资源的纳入
我园家教指导的理念
注重家长实质性参与,而非形式参与;
注重家长的平等合作,而非被动配合;
注重教育信息的交流,而非培训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