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精灵变变变
发布时间:2017/4/12 14:45:27 作者:朱新兰 浏览量:464次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中班,孩子们愿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去用色彩和图形来表达具体的形象。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展更加明显,敢想、敢画变成了孩子们创新思维的一个表征。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小黑精灵。知道吗?我可淘气啦,我喜欢变来变去哦,你们看看我像什么?猜猜我能变成什么?”将黑精灵贴在黑板上,随意摆放不同的位置和方向,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黑精灵,用各种颜色让它变、变、变,变出与众不同的造型和画面,看谁的画面最完整、故事最有趣。音乐声中,孩子们开始创意作画。“这个给你”只见森森手里拿着一个黑精灵递给闹闹。“我不要,我要自己选”于是闹闹绕过森森,自己去选择喜欢的黑精灵了。森森失落的拿起被闹闹嫌弃的黑精灵你,自己在纸上拼凑起图案,很快他用自己选择的半圆形黑精灵添画出一艘小帆船。。。
此时的闹闹只顾着挑选黑精灵已经忘记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呢。森森得意的对她说:“闹闹,你还没有画啊,我都画完了。”闹闹看了一眼森森又看看其他小伙伴有些慌张:“老师,我没有找到黑精灵。”循声望去,盒子里的黑精灵们被翻了个遍,简单询问了一下才知道,闹闹想要变只蝴蝶,可怎么也找不到可以做蝴蝶的图形。
“没有想要的图形怎么办呢?”我装作很苦恼的问。“闹闹,我知道什么图形的黑精灵可以变蝴蝶,我帮你”森森义气的说。“好的,那我们一起做,你想要什么图形,我去拿”闹闹开心的说。不一会儿,一只有两个三角形黑精灵变成了蝴蝶的翅膀,在森森的帮助下,闹闹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反思:
传统的教学方式问题不利于幼儿拓展绘画思维,发挥创意,其弊端十分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为如何把握幼儿绘画教学指明了方向。知识更新、信息多变的今天,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中随机派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时贴近和把握幼儿生活,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孩子眼中世界是五彩缤纷,他们喜欢把看到的一幅幅美丽画面用小画笔表现出来:火红的太阳、青青的草地和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孩子绘画的水平不断提高,能够体现出他们的记忆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直观表现能力的不断增强。也可以这样说,孩子的绘画能力是考察他们综合能力的一种方法。
本次我选择了中班的美术《黑精灵变变变》,作品主要的表达方式是用借助形状进行随意的添画涂色。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丰富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之体验到自由表达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
中班幼儿第一次使用形状进行创造,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就使用变魔术活动--色块想象添画,让幼儿发现新的内容、新的变化、也让孩子们时时处于新奇的氛围中。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形状,将幼儿熟悉的图形为载体,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进行添画。简单的一个黑色图形经过幼儿添画,可爱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有了暂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