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园本研修> 文章

爱--心灵的阳光!!

发布时间:2017/4/6 14:19:21 作者:杨婷 浏览量:386次

心灵的阳光

时间:2016年12月21日

地点:美工区

观察对象:王允昊

观察班级:大四班

实录:

“烦死了!烦死了!”显得不耐烦了,一边嚷,一边把手里的剪刀和纸往桌上一扔。 老师:“剪坏了是吗?昊昊只试了二次,上次老师可是试了四次,第五次才成功呢!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仔细看看墙上好朋友的剪法,是先看一下好朋友的中心线应该对准哪一边,然后就可以剪了,这样才不会断开了。

昊昊朋友又开始第三次尝试。他先是走到墙边,把图示翻开看了看,再回到座位,拿起了剪刀。纸张在昊昊手里不停地翻转,他似乎无法确定应从哪一边入手。终于,他动手了,这次,是把中心线对准了不能分开的地方,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好朋友不再一分为二了,但是在剪的时候,差点把手的部分剪断。表面看来他已经接近成功,他自己也显得非常意外,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老师:“真棒!只要剪手的地方小心一点就行了,昊昊再试一次行不行?”“行!”他非常肯定地回答。

这一次昊昊的动作特别迅速,很快就剪完了。可是打开一看,傻眼了,又变成两半了。此时可以想像昊昊的心情,既有意料之外的失望,也有莫明的困惑。最后,他用大眼睛望着老师寻求帮助。

老师:“没关系,昊昊再尝试一次吧,只要你记住中心线对准那里,一定会成功的。”昊昊立刻说:“我再试一次” 这次昊昊非常小心地画轮廓,非常小心地剪……“我剪出来了!”他兴奋地向老师报喜。“太好了!”“我想再剪一次。好的。尝到成功滋味。开心的得很,还在继续进行着剪纸。

分析:

在传统的纸工活动中,普遍采用的是集体示范讲解法,教师教一步,幼儿剪一步。幼儿的学习是在接受直接传授或教的过程中发生的,是被动的;幼儿获得的只是剪纸的技能,但绝不是智慧。或者,这样的学习对一部分幼儿而言,是乏味而没有意义的。

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儿童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希望幼儿成为一个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们有大量的机会做他们愿意做并感兴趣的事情,去解决他们想解决的问题,去自主地获得智慧的发展。上面所描述的就是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措施:

我们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但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只是对幼儿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当小朋友被困惑、挫折的情感体验所困扰,很有可能会放弃。教师此时的策略是:提醒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确定疑难究意在什么地方,避免徒劳的尝试。当孩子有点进步时,要鼓励小朋友再次尝试,巩固和完善这一新技能,老师的行为是再次观察等待。教师要充分利用范例,不仅允许孩子看,还可以拿在手里,拆开研究,给小朋友进行有效的支持。相信成功的经验会增加幼儿在今后探索过程中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适当的鼓励又使他们参与活动和挑战自己的意愿达成。同时,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也是他们的朋友,要学会理解孩子,对他们的行为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的鼓励他们吧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老师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

上一篇让孩子走出游戏“偏区”

下一篇一次手工后!!

版权信息: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天景山第一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景山路8号 电话:(025)52713883 邮编:21110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