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御手足口病
发布时间:2012/5/7 10:13:33 作者:王园园 浏览量:715次
如何防御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人群对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孩子会有程度不同的发热,持续2-3天,然后手心、足心出现米粒大小的小水疱、小疙瘩,一般为淡红色、红色,小水疱里疱液很少,疱壁周围有一红晕,口腔粘膜也会出现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部分孩子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如何从生活中入手为孩子预防手足口病毒?
1、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 。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晒衣被。
4、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5、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6.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后均要彻底洗手。
7、托幼机构及学龄期儿童家长要配合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晨午检工作,如发现疑似病例立即离校就医,力求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防止疫情蔓延。